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资讯 > 正文

区域品牌产业化、产品品牌商业化,是农业品牌建设的必经之路
2022-04-20 16:42:42   来源:鸣鸣果园   点击:

摘要:
建设区域公用品牌是打通产品品牌与产业品牌的关键点,是将农业产品“IP”转换为地方“GDP”的金钥匙。作为龙头企业的鸣鸣果园将继续发挥自身商业品牌优势为武鸣沃柑区域公用品牌做支撑,提升产品附加值,与武鸣沃柑产业协同发展。
 
 
2018年4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要靠产业,产业发展要有特色”。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产业发展的指示可谓高瞻远瞩,不仅要求各地在发展农业过程中,注重产业发展规律,发挥属地特色、打造产业优势、建设农业品牌,更直接指出农业产业发展命脉,要通过产业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重要支撑与抓手。
 
但需要注意,我国地大物博,从南到北跨越寒温热三带,由东往⻄⾛遍低中⾼阶梯,各地农业产业各具特色,但产业落后、分散以及长期小农模式下的只管生产不管销售等问题突出,导致供给不均衡、食品安全问题频发。
 
这充分说明:生产格局、产业体系不健全,小农经济的生产格局不适应大市场、大社会快速发展的要求。
 

 
另外在国内各种农产业供给总量大于需求量的背景下,市场竞争主要体现在较为模糊的分级基础上的“价格战”,品牌竞争格局没有真正出现。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在我国农业市场上,经常会出现大量价格涨跌不定,农民丰产不丰收的情况。
 
如果对比进口水果“都乐、佳沛、新奇士”等众多进口农业品牌,我们会直观地发现,它们无一不在国内市场占据高度地位,销量稳定,且牢牢掌握议价权,利润丰厚。
 
因此,要解决我国农业产业格局小、体系的矛盾,需切实推进“区域品牌产业化、产品品牌商业化”的进程。
 

 
另外值得关注的是,世界范围内打造农业品牌成功的品牌,无一不是一个系统工程,横向包含制度改革、组织变革、产业化、标准化、信息化、集约化、融合化等,纵向是全产业链,包含种植(含育种)、产后处理(分选、仓储、物流、包装等)、营销(分销、终端、品牌、体验等),其中品牌营销更是重中之重,也是目前最大的短板。
比如:
中国特产中华猕猴桃被新西兰引种改良,以奇异果的洋名和高出近十倍的价格返销中国;
作为人参原产国及世界最大的种植国,中国的人参价格不抵韩国正官庄人参的十分之一;
作为橙子发源地的中国,品质同样优良的赣南脐橙价格大约是新奇士橙子的七分之一。
 
《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提出,“打造特色鲜明、竞争力强、市场信誉好的产业集群品牌和区域品牌”将是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动机,是农业产业链整合和产业融合的黏合剂,是农业提质增效的助推器,是抵御价格竞争的护身符。
 
综上,我们务必通过推动区域公用品牌建设,促进产业发展,打通企业产品品牌的路径,使之成为中国农业市场升级的重要手段,产业破局的战略突破口,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
 

 
对此,我们认为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将打造区域公用品牌与乡村组织振兴结合起来
 
一方面,企业在区域品牌建设中的动力不足。区域品牌是无形资产,其不能在市场上进行交易。同时,农业产业具有投资大、回报慢、产业链长等特征,而且面临着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的双重威胁,使得农业产业与其他产业相比,呈现出弱质性的特征。
 
另一方面企业在区域品牌建设中的投资不足,很多企业不愿意在农业品牌建设中进行大量的投入,这导致的后果是区域品牌建设的企业组织载体不强,不利于区域农业品牌进行标准化、产业化、规范化管理,限制了区域品牌建设的“生产条件”。
 
综上,打造区域品牌需要重新振兴组织载体,就打造区域品牌而言,由专业的品牌组织牵头势在必行。比如: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组织成立了50个国际优势品牌集群,涵盖中国50个特色优势产业,3000多家中国最顶尖的龙头企业成为集群成员。优选和整合具备较大影响力和具有较强社会责任感的龙头企业,积极与区域公用品牌开展对接与产业协同发展。
 

 
2.将区域公用品牌与产品品牌结合起来
 
在品牌创建中,打造区域农产品品牌蔚然成风,诞生了烟台苹果、平谷大桃、洛川苹果、赣南脐橙、佳沃蓝莓等区域公用品牌和企业商用品牌,提升了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推动了区域经济发展和农业现代化建设,对解决农业产业难题确有积极的作用。但是,农业品牌打造过程中,屡屡出现不和谐声音、走弯路现象。
 
比如:库尔勒香梨产自库尔勒,成为区域公用品牌后,阿克苏地区甚至陕西许多果品企业都在用,品牌力被严重稀释,一旦有一个产品或企业出问题,全品类都会受牵连,一只苍蝇坏了一锅粥。
 
在国内好不容易打响品牌的五常大米,被掺假门事件闹得沸沸扬扬,品牌声誉和市场销售双双受挫,省市两级政府使出浑身解术到处打假、身心疲惫。
 
哈密瓜、吐鲁番葡萄、烟台苹果、周至猕猴桃、仁寿枇杷等,中国有数不胜数的地理标志品牌,都会遭遇类似的困局。更多不知名的区域公用品牌,企业有了它只是心理安慰和自娱自乐,并没有发挥品牌对农产品价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品牌强农 企业要“能征善战”
下一篇:为什么要把乡村振兴的补贴资金模式升级为乡村振兴产业基金模式?